四川茶人名山谈茶论新:质量安全、与虫“合作”和新茶饮
茶友网首页 个人中心
下载APP 下载APP
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

四川茶人名山谈茶论新:质量安全、与虫“合作”和新茶饮

7月13日,四川茶人共聚“茶祖故里”雅安名山,开启2024四川茶业科技年会。作为一场业内人士的盛会,到场的嘉宾有的种茶、有的制茶、有的卖茶,还有的专门研究茶,都是业内专家。大家讨论的话题,从传统到新兴,包括茶苗培育、产品研发再到终端销售,涉及茶产业全链条的方方面面。除关注茶行业里的传统问题外,茶叶质量安全和新茶饮等关键词,成为讨论的重要话题。


会议现场(主办方供图)

茶叶质量安全与和虫“合作”

“茶叶质量安全”是在此次年会中谈到的一个重要话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副所长鲁成银谈到,茶叶质量安全不能只看到“安全”那一面,即茶叶质量符合保障人健康、安全的要求。而应该理解为“质量+安全”,还包括饮用的品质、营养的要求等,而消费者在这方面的需求体现在,希望产品提供方能对相关方面进行技术管控,以保证产品的稳定性。鲁成银认为,标准化是保证这种稳定性的重要一步,如通过标准化让安全有保证,让口味口感没变化等。

而标准化中的“标准”,则可以理解为一种共同重复使用的、具有规范性的东西。鲁成银说,这些东西可以是国家的技术标准,也可以是国际认证标准。而在此之外,一些制度、模式也是标准。他举例,在种植上,一个地方的种植者若共同反复使用一种种植方法进行种植,那么这种种植方法也就是一种标准,若能使用百年千年,那么这种种植模式就是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而这些标准、制度、模式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即保证产品和质量的可控与可重复。

作为茶叶领域部分国家标准的制定者之一,鲁成银说,在茶叶质量安全问题上,在安全趋势、监管水平、检测技术等各个领域,国内都处在高水平位置上。不过,在这些问题上,消费者没有直观的认识,还是有“消费者不买帐”的现象。


鲁成银做主题报告(肖洋摄)

关于“茶叶质量安全”,鲁成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进措施。包括制定安全管理办法,依规管理质量安全。他用《贵州省茶产业发展条例》举例,他说贵州在种茶上明确禁止了一些行为,涉及农药、肥料的使用等。而这一《条例》颁布,茶农只要违反其中内容就不行。

鲁成银还提到了生态茶园建设,即改善茶树的生长环境。在这一问题上,他的观点是要保持茶园内生态多样性的丰富度。“几百上千亩土地全是单一的茶树,这肯定不行。”同时,他建议标准化生产,这不仅指工厂里的生产,还包含茶树种养的标准化。

在此基础之上,他还提出在茶产品的问题上,人们可以和虫“合作”,改“除虫”为“养虫”。当然,这不是简单地对茶山放任不管,任由虫子去吃茶叶,而是建立在农业专家基础理论和技术配合之上,还需要特定的虫子。他说,这个事情既要做理论研究,又要做制茶研究,而这样的产品还可以打消消费者对农残等问题的担忧。在这方面,市场上已有产品问世,而且主要是用夏秋茶。据他体验,他感觉有虫子参与的茶产品果香味等风味更浓。


现场展示的和虫“合作”的茶产品(肖洋摄)

鲁成银的最后一个建议有关传播。他认为即使产品好,但仍需要在消费者处获得好感。他再次以贵州举例,他说这几年贵州围绕茶的干净、绿色等方面下足了宣传,持续获得了市场的好感。而这些年,贵州也成为全国茶产业的重要原料基地。

新茶饮的兴起与传统茶行业的机会

“新茶饮”也是此次四川茶人们关注的重点。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李倩分享了自己关于新茶饮行业趋势和消费的观点。

李倩首先介绍了目前整个中国新茶饮市场的规模。她讲到,新茶饮包括即时茶饮、现冲茶饮和新中式茶馆,新茶饮的出现,使得中国的茶饮市场经历了显著的扩张。在2020年,中国现泡茶饮零售消费额超1100亿元,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超过3500亿元。新型茶饮消费者数量也在增加,到2023年该消费群体人数已超过4亿。与传统茶店相比,把新茶饮、现制茶饮店包括在内的高档现代茶馆的消费,到2023年增加了超6成。


李倩做主题报告(肖洋摄)

她说,在年轻人、“Z世代”中,由于西方文化的进入、“咖啡革命”等,年轻的消费群体对茶不再依赖。而新茶饮的出现,开辟了一个新赛道,让更多年轻消费者再次回到“茶”上。对整个咖啡行业而言,是小市场大品牌;对茶行业而言,则是大市场小品牌。她谈到,在传统茶行业里知名品牌可能不那么多,但对于新茶饮行业而言很多品牌都“响当当”。从新茶饮品牌港交所、美股等的表现看,一个新茶饮的时代似乎正在到来。

从整个新茶饮市场来看,相较于传统茶市场,这个针对年轻人的新赛道更看重管理、供应链等问题。李倩说,今天的新茶饮行业已经是工业化、标准化了。当然,新茶饮市场的兴起,对整个茶行业带来了一些可能。整个新茶饮行业也需要大量品质稳定、价格稳定的茶叶作为茶底,这需要传统茶市场为其提供保障。这些茶叶中,绿茶占据“半壁江山”,而其次是乌龙茶和红茶。同时,新茶饮还在开拓“药食同源”的新赛道,并更容易融入一些新的消费和体验场景,还在进一步拓展市场边界。

若看向国际市场,李倩谈到,国内茶饮大规模出海,在推广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欧美地区、东南亚地区的一些饮用冰水习惯。而新茶饮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虽然在国外市场布局面临一系列问题,如欧美市场解决供应链很难等,但对新茶饮出海而言仍有比较好切入的市场。

作为四川重要的茶叶产区,名山的茶商已经感受到新茶饮带来的“风口”,据与会人员介绍,随着各种花茶类奶茶的兴起,名山的企业就收到了数以百吨计的订单。


名山的茶企生产线(主办方供图)

茶产业作为四川具有特色的传统产业,近几年的表现也是一路向前。整个四川去年就改造低产低效茶园170万亩、集采茶园276万亩,去年全省茶叶综合产值达1200亿元再创新高,而这也是四川茶产业连续三年全链条综合产值超千亿元。四川省园艺作物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吴传秀说,今年四川的春茶生产,在气候不稳定的情况下仍呈现出产量和产值稳定的态势。来自包括新茶饮企业等在内的大宗茶订单也超1.2万吨,泸州、夹江、万源等地在茶叶出口方面还有突破。

来源:封面新闻记者 肖洋,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